生活物聯網
發表于 2022-2-16 08:31:56
查看: 295
帖子
2020中國物聯網企業綠色信用指數TOP50報告(六)
五、“GREENRANKING”綠色信用評價模型
五、“GREENRANKING”綠色信用評價模型
1.數據統計時間范圍: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
2.數據來源:物聯網企業2019年年報、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及WIND數據、標準排名監測統計,“-”表示該項數據缺失。
3.綠色信用指數(G)=綠色發展(GD,滿分19分)+公司治理(CG,滿分11分)+財務信用(FM,滿分70分)
4.綠色發展(GD)=研發投入比率+環境保護投入額度+綜合能源消耗量+溫室氣體排放量+管理體系認證
5.公司治理(CG)=公益捐贈+政府補貼+納稅額
6.財務信用=盈利能力指數(N,滿分18分)+資產質量指數(AQ,滿分22分)+債務風險指數(DR,滿分21分)+經營增長指數(OG,滿分9分)
7.盈利能力指數(N)=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營業利潤率+EBITDA利潤率+成本費用率
8.資產質量指數(AQ)=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資產現金回收率
9.債務風險指數(DR)=資產負債率+已獲利息倍數+速動比率+現金流動負債比率+產權比率
10.經營增長指數(OG)=銷售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資本積累率
11.評分明細:營業利潤率、EBITDA利潤率、已獲利息倍數、產權比率、銷售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資本積累率、綜合能源消耗量、環保投入額度、溫室氣體排放量、公益捐贈等11個系數滿分均為3分;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成本費用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政府補貼和納稅額等8個系數滿分均為4分;資產周轉率、資產現金回收率、資產負債率、速動比率、現金流動負債比率、管理體系認證、研發投入比率等7個系數滿分均為5分。并將上述26個指標按照正態分布模型,以標準差調整后的期望值作為最佳值取滿分,通過定性和定量方式通過對指標分檔進行風險區分,其風險程度按“優秀值、良好值、平均值、較低值、較差值”設定5檔,并依照正態分布曲線上離散程度由最佳值對應的滿分向兩側遞減修正計算得出。
12.綠色信用指數處于[90,100]企業綠色信用等級為AAA;綠色信用指數[85,90)企業綠色信用等級為AA;綠色信用指數[80,85)企業綠色信用等級為A綠色信用指數處于[70,80)企業綠色信用等級為BBB,[65,70)企業綠色信用等級為BB,[60,65)企業綠色信用等級為B;綠色信用指數處于[50,60)企業綠色信用等級為CCC,[45,50)企業綠色信用等級為CC,45以下企業綠色信用等級為C。
13.評價體系中所涉及計算公式如下: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凈資產×100%
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利潤÷資產平均總額×100%
營業利潤率=利潤總額÷營業收入×100% EBITDA利潤率=(息稅前利潤+折舊費用+攤銷費用)÷營業收入
成本費用率=營業總成本÷營業總收入×100%總資產周轉率=營業總收入÷資產總額×100%
流動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流動資產總額×100%
存貨周轉率=營業收入÷存貨平均余額×100% 應收賬款周轉率=當期銷售凈收入÷[(期初應收賬款余額+期末應收賬款余額)×50%]
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凈流量÷平均資產總額×100%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已獲利息倍數=(凈利潤+利息費用+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100%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現金流動負債比率=經營現金凈流量÷年末流動負債×100%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100%
銷售增長率=(本年銷售額-上年銷售額)÷上年銷售總額×100%
歸母凈利潤增長率=(本年歸母凈利潤-上年歸母凈利潤)÷上年歸母凈利潤×100%
資本積累率=當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年初的所有者權益×100%
研發投入比率=本年研發支出合計÷本年營業收入×100%
六、中國物聯網企業綠色信用發展現狀
(一)綠色發展水平
當前,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新工業革命蓬勃興起,加速推進物理世界、數字世界和生物世界的深度變化,推動全球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國際分工發生深刻變革。物聯網日益成為提升制造業生產力、競爭力、創新力的關鍵要素。
為應對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著眼于未來經濟發展,中國啟動了新一輪的基建投資。與以往不同的是,新基建著眼于面向未來的新技術以及對當前基礎設施的進一步補充,重點放在了支持創新、綠色環保和消費升級上,補短板的同時為新引擎助力。物聯網科技技術含量高、跨領域跨專業廣泛、未來需求空間巨大,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新基建的新勢力。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已由原有的依靠要素和投資驅動轉向依靠創新驅動,由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轉向綠色環保的集約型增長方式。
物聯網和數字化除創造新價值和發揮對相關產業和整體經濟強有力的帶動作用外,也是應對社會環境挑戰、達成聯合國氣候目標的關鍵工具。它為經濟、商業和社會轉型提供了機會,同時提供了減少環境影響的解決方案。因此,研究物聯網行業的綠色發展情況以及物聯網如何成為未來綠色發展新動力至關重要。
1.研發投入比率
近年來,5G、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快速發展,物聯網應用深入各個領域。AI、云計算為傳統行業賦能,智慧城市、智慧應用產業各細分領域將迎來高速發展期。
物聯網相關企業將在產業鏈領域內加大研發、創新投入,讓創新驅動發展成為長期發展的動力。物聯網企業創新驅動要緊跟國內外技術發展趨勢,突出研發部分的基礎支撐作用,爭取突破新技術,提升內驅力,并為產業賦能。
創新和核心技術研發是物聯網企業保持競爭力的核心因素,同時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標準排名將研發投入作為衡量物聯網企業綠色發展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因各物聯網企業的規模和品牌效力不同,選用研發費用占營收比率這一指標更為客觀。
根據標準排名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標準排名監測的775家物聯網企業中披露研發投入的企業有755家,各物聯網企業研發投入占比差距明顯,其中研發投入占比最高的2家公司分別為*ST盈方(307.72%)和寒武紀-U(122.32%)。兩者研發投入比率均大于100%,但原因不盡相同,2019年*ST盈方經營不善,營業收入同比下滑95.97%,從而導致研發費用占比暴增;而寒武紀-U專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研發與技術創新常年研發費用投入多于營業收入。
此外,還有ST網力(83.23%)、四維圖新(56.67%)、*ST信威(47.70%)、贏時勝(44.07%)和國民技術(40.06%)等5家物聯網企業在2019年的研發費用投入占比達40%以上。
數據顯示,研發投入比率位于0-9.38%的物聯網企業有463家;位于9.38%-18.69%的企業有211家;位于18.69%-40%的企業有74家。
標準排名根據各物聯網企業披露研發費用的數據并結合企業自身情況,將物聯網企業
2019年的研發投入占比按照正態分布模型排列,剔除極端值后,并以標準差調整期望值得出研發投入比率最佳值為15.33%,其中,華為(15.33%)恰為最優值,華興源創(15.34%)和吉比特(15.31%)緊隨其后,華為研發投入比率系數因此得滿分5分,依照正態分布曲線上離散程度,由最佳值對應的滿分向兩側遞減修正計算得出各物聯網企業的研發費用比率系數。
|
|
|